生物分子自組裝(molecular self-assembly)是指生物分子在基于氫鍵、靜電
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力、冗-冗堆疊相互作用力、范德華力等一些非共價鍵弱相 互作用下自發(fā)的組織成為一個穩(wěn)定、具有一定規(guī)則的幾何外觀結構和具有一定功 能的聚合體的過程[1-4],自組裝過程并不是大量分子之間弱相互作用力的簡單疊 加,而是若干個體同時自發(fā)的發(fā)生關聯(lián),并且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而有序的 整體,是一種整體復雜的協(xié)同作用。
分子自組裝技術是“從小到大”的一種組裝方式,在納米材料制備應用比較 廣泛,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從小到大”方法極限問題的新思路,為材料科學開辟 了一個新領域。納米管、納米線、功能化納米、液晶、功能化納米薄膜、三位骨 架等等都可以通過自組裝的過程來制備。如今分子自組裝已經(jīng)成為介于物理學、 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制造、納米科學等重要領域之間的重要的研宄方向, 是近幾年來國際科學界非常關注的一個前沿熱點[5-9]。
1.1.2生物分子的自組裝
分子自組裝在生物學中是一個常見的過程,蛋白質的形成,細胞的生成與演 化、DNA分子間的信號存儲和傳遞都是通過分子自組裝來實現(xiàn)的,生物分子表面 活性劑的自組裝行為對于研宄人工合成和分子自組裝的動力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 義。Santoso[10]等人就利用表面活性劑的縮氨酸分子自組裝成了納米管納米囊 泡,并且測量出平均直徑在30?50nm之間。20多年來,人們對共聚物自組裝行為 體系的仿生性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宄[11-13]。例如,Miwa [14]等人合成了殼聚
糖的多聚合物,制備出來的的膠束粒徑小于100nm,但是該藥物在水中溶解度很 高,比原藥能高出1000倍左右。經(jīng)過大量的試驗表明,該聚合物作為醫(yī)療上靜脈 注射用的表面活性劑對膜損傷的誘導作用較小,對毒性細胞的試驗也表明經(jīng)過合 成的殼聚糖膠束比原藥更有效。